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競爭對手會不會使用SEO黑帽手法進行陷害?
競爭對手會不會使用SEO黑帽手法進行陷害?
根據BuildMyRank的報導,他說他們每天都會監看Pagerank、索引數目等等數據,但是近日發現他們被Google取消許多的索引,並且他們無法想像會發生這種事情,這是怎麼回事呢?
BuildMyRank說他們認為,只要做些跟別人不同的事情,就可以提供更有品質的服務,但是後來發現事情並不是這樣的。並且他們說到新聞的報導是不正確的,並將對於服務進行退款。
到底是什麼樣的事件呢? 我們再來看看這篇報導~"Google Eliminates Another Link Network, BuildMyRank.com – Just One Of Several?"。
原來是透過BuildMyRank的服務,你可以快速的具有「高品質」的連結,而BuildMyRank本來以為這樣是可以被允許的,並且認為他們是提供高品質的服務,所以認為被Google處罰是莫名其妙的事情,但是至少BuildMyRank沒有擺爛,還肯進行退費。
另外一篇"Google Penalizes Blog Networks, Did SEOs Use It To Hurt Competitors?"就提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你的競爭對手會不會利用這個情況,利用相同手法替你的網站建立違規的連結,然後等著看你被處罰呢?
這整個事件就產生了兩個問題需要討論,一是什麼樣的連結策略才是被允許的呢? 另外一個是Google怎麼知道違規的連結策略是誰幹的呢?
什麼樣的連結策略才是被允許的呢?
在Google的最高標準下,只有editoral link (編輯者在內文建立的連結),並且這個連結是與本文談論內容相關的,其他類型的連結都很可能被Google判斷為違規的行為。
因此只要是「人為的」、「付費的」、「非內容相關的」、「大量的」這些情況中任一種行為,都是不被Google允許的連結。其實這種畫分方式,模糊地帶是很大的,並且也很可能被誤判,所以是否會被處罰,最後就決定於是否嚴重影響搜尋結果,並且被Google注意到了。
所以情況就是,違反Google的連結策略,不一定會被處罰,完全看運氣好不好了,但是通常都會幹到被處罰為止,因為沒人願意放棄可以快速成長的手法。
Google怎麼知道違規的連結策略是誰幹的呢?
坦白說,Google不會知道到底是否競爭對手幹的,如果網站A與網站B是競爭對手,而網站A替網站B在BuildMyRank進行快速連結服務,當Google開始處罰BuildMyRank時,當然就會處罰網站B,Google哪會知道是網站A搞的鬼? 如這篇"Google: "Probably Possible" 3rd Party Bad Links Can Hurt You"所說的,是的 ... 這是可能的事情,雖然Google有複雜的演算法來判斷,但是如果手法高超的話,仍然有可能被Google誤判的。
在很久以前,只要是出於善意的連結就不會有問題,並且壞連結不會影響好站,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網路環境不一樣了,因為各種手法越來越多了。但是老實說,Google並沒有讓大家能夠安心,如果人為操作連結絕對沒有效果的話,自然不會有人去操作,但是Google卻讓這些人為操作成功運作,然後再去抓出來處罰,而且又可能讓競爭對手拿來上下其手。
所以BuildMyRank這些事件的發生,其實讓人更不信賴Google,Google應該做的是找出一個演算法,讓這些違規的作法根本產生不了效果,如此就不需要任何處罰,也不必讓老實的網站經營者擔心被陷害了。
引用自《DNS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