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從NoFollow看SEO的未來

從NoFollow看SEO的未來

NoFollow是什麼? 就是在建立網頁的連結時,加上的一個宣告。這個宣告要幹什麼? 為什麼需要這樣的宣告? 我們來看看吧 ...



(1) 例如網頁中有一個連結,其原本的連結寫法如下:

<a href="連往的網址">這裡是連結</a>

(2) 當加上NoFollow之後,變成如下:

<a href="連往的網址" rel="NoFollow">這裡是連結</a>

這兩種的連結寫法差別就是:

(1)的寫法是正常的連結寫法,所有搜尋引擎都會循著「連往的網址」,去進行內容索引與搜尋排名。但是(2)的寫法來說,Google跟Bing搜尋引擎的態度是~不索引、不排名。其他搜尋引擎對於(2)的寫法,會有異於Google與Bing的處理,在此就不另外討論。

所以rel="NoFollow"這個宣告,意思就是「我對於提到的這個網址,只是提及但不加以背書。」

連結就連結,為什麼需要這樣的聲明呢?

在說明為什麼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一個日常生活都會碰到的例子。你是否經常會在婚喪喜慶的場合,看到有達官顯要送來的匾額或是花環? 在很久以前,這些匾額或是花環是名流的象徵,但是後來這些習俗已經變成民意代表的選民服務,只要你向民意代表申請,你就可以暫時充當名流。

最後,達官顯要送來的匾額或是花環已經失去了彰顯身份的意義。

連結也是一樣,網路剛發展的時候,大家做網頁都是認為這個網站不錯,才會建立連結連到該網站,所以當時被連結是一種無上的榮耀。

但是,有人漸漸發現,建立一堆連結(backlink)可以讓網站提升在搜尋引擎的地位。所以一堆假連結就跟達官顯要送來的匾額或是花環一樣,也讓連結失去了榮耀的意義。

所以Google才在2005年開始推動rel="NoFollow"宣告,主要是對付comment spam (留言垃圾)。讓所有的Web 2.0系統,具有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 使用者產生的內容)功能的留言,可以把訪客留言加註NoFollow,讓搜尋引擎瞭解哪些是不要列入索引的連結。

所以有人怪罪NoFollow,其實是不正確的看法,他是無辜的。該怪的是spammer (垃圾製造者),因為有垃圾,才讓搜尋引擎必須想辦法抵制。

當spammer發現comment spam (留言垃圾)被擋了之後,開始轉而自己設置網站,製造自己需要的連結、交換連結、或是向其他地方購買連結。

因此Google的Matt Cutts又於2009年,宣佈NoFollow不只使用在對抗留言垃圾,也會用在一般的連結上,也就是現在我們知道的NoFollow作用: 「我對於提到的這個網址,只是提及但不加以背書。」

基本上我們也不喜歡NoFollow,但是在搜尋引擎的演算法在未能往上跳一級之前,還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嗎?

如果說不要有NoFollow這個宣告,讓搜尋引擎自己去判斷各連結存在的價值,當某人在網站上提到一家壞公司的網站,並且列出連結,搜尋引擎如何知道意思是「讚」還是「幹」?

連結跟一般學術論文的「引用」還是不盡相同的。撰寫學術論文的人,都是專業人士,他知道他的引用所代表的意義,並且「引用」代表的是我看到他的說法,我同意他的敘述,或是我不同意他的敘述。但是不管同不同意,被「引用」都是一種份量的象徵,大多數情況,你不會去引用一個沒價值的內容,然後不同意他的說法。

所以學術論文的「引用」跟網頁連結所代表的意義是有差距的。

如果把NoFollow拿來抵抗link spam (垃圾連結)有用嗎? 既然是link spam,當然就不會加上NoFollow,所以加上NoFollow有些「自清」的意味。所以要讓link spam消失,問題是在搜尋引擎的演算法 (例如link farm detection),如果spam score(垃圾分數)很高,而又沒有NoFollow,那就處罰了。

總之,會出現這些讓人覺得很礙眼的宣告,最主要原因在於「垃圾製造者」太多了,所以搜尋引擎想以NoFollow來發揮一些功能,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SEO的未來,雖然靠的是搜尋引擎演算法的精進,但是再怎麼精進,如果SEO操作者沒有認清楚,讓網路上充滿一堆垃圾操作,最後企業會放棄SEO,最後受傷最重的是SEO相關所有人。

轉載自《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