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洞察報告中 3 大最重要且有用的數據!

洞察報告中 3 大最重要且有用的數據!

新版洞察報告無疑地為品牌推廣提供了最全面性的分析。Facebook 近期除了針對廣告優化外,洞察報告將是另一重大更新,掀開社群行銷的新歷程,Facebook 期待新功能吸引更多企業主使用社群網路。


新版的洞察報告能區分粉絲與非粉絲間的關係,了解到誰分享最多次貼文,並追蹤粉絲上線時間,得知何時是最佳發文的時機。而 Facebook 官方已經開始統計狀態、圖片、影片及連結的轉換率。

因洞察報告已更新一段時日,Facebook 這次不打算一步步地講解與教學,新的洞察報告主要談論以下三點:觸及粉絲與非粉絲、最理想的發文時間與貼文類型的互動率,相信這是對行銷主而言,最有效的數據分析。

觸及粉絲/非粉絲

新版洞察報告結合病毒散播、自主/付費等功能,持續觀察每篇貼文數據,在洞察報告中功能列,點選下拉式選單中並選擇想觀看的項目,即可快速瀏覽各數據。例如,「貼文」→「所有貼文」→「覆蓋範圍」的下拉式選單中選取「覆蓋範圍:自主/付費」或「觸及人數:粉絲/非粉絲」的數據。

在選擇不同數據分類時,洞察報告會以不同顏色作區分,例如選擇「覆蓋範圍:自主/付費」時,Facebook 在同一條數值列中將自主與付費依不同顏色區分,能明顯觀察出兩者的比例,再透過移動滑鼠到數值上,顯示兩者的觸及人數。

當然,也可觀察文章是否觸及更多的粉絲或非粉絲,這是定義目前所擁有的粉絲價值非常重要的指標之一,若所擁有的粉絲是「正常」的,不是「殭屍帳號」,傳遞更多且正確的訊息給他們就相對重要,因經營者已經知道粉絲的興趣與喜好,透過點擊任何一篇貼文,可了解該篇貼文的互動狀況與次數。

最理想的發文時間

Facebook 發現到許多粉絲專頁經營者很在意粉絲上網與活躍的時間,因此也不少文章與研究說明最佳發文時間的數據,Facebook 加入「你的粉絲幾時上網」的數據到新版的洞察報告,依據「你的粉絲幾時上網」調整發文時間能更有效觸及到粉絲或與其作互動

在「Days」區塊可以觀察到粉絲在 1 小時內或是一週的某一天內,看過 Facebook 上任何貼文的平均次數。既然是「任何」貼文,其代表粉絲不一定只看到您專頁的貼文,而是所有粉絲的行為,包含新增朋友、按讚或留言等,此數據只能代表粉絲在 Facebook 上的活躍時間,可分析出哪一天是粉絲最活躍的時間,可在那天增加發文數量

在「時間」部分,Facebook 顯示在 1 個小時之內看過任何 Facebook 貼文的平均人數,這裡的人數指的除了粉絲外還有非粉絲。另外,將滑鼠移到圖表上時,將能看到每時段看貼文的人數

參與互動率

參與互動率是另一項洞察報告重要更新數據之一,參與互動率為看過貼文後對貼文執行動作(按讚、留言、分享或點擊)的人數比例。在「所有貼文」頁面下,選擇「讚、留言和分享」的下拉選單,點擊「參與互動率」即可觀察數據。


參與互動率能有效了解貼文的互動率與觸及率的比例,如果貼文的觸及人數非常高,但互動率低(可在「讚、留言和分享」的下拉選單選擇「貼文點擊/讚、留言和分享次數」了解數據),可能得當心!停頓一下,思考是不是專頁經營策略有問題。
想再進一步了解貼文是否有問題,可以在相同的下拉選單中點選「貼文被隱藏、隱藏所有貼文、檢舉為垃圾訊息、對粉絲專頁收回讚」來觀測到每篇貼文的負面情況

Facebook 是如何計算參與互動率的?參與互動率=(點擊數、讚、分享與留言)/瀏覽過貼文人數

在點擊每篇貼文後,即可觀看到該篇貼文的每項數據,像是點擊率、讚數、分享次數與觸及人數等,總體而言,Facebook 優化專頁數據工具,讓專頁經營者能隨時對貼文作調整。

原文出處:3 most useful metrics in the new Facebook insights
轉載自《cacaFly》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