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Facebook首度公開動態消息演算法 仿效搜尋引擎將使用者會關心的未讀訊息往前放

Facebook首度公開動態消息演算法 仿效搜尋引擎將使用者會關心的未讀訊息往前放

現在每天有7億人使用臉書(Facebook)的動態消息,但很多人不清楚臉書怎麼決定讓哪些訊息出現在螢幕上。所以臉書今天宣布,將採用類似Google的演算法,把你還沒看過的訊息放到你已經看過的訊息前面,並稱之為「Story Bumping」。

Facebook 02

動態消息團隊的Lars Backstrom表示,「臉書正在改變動態消息呈現方式,其複雜程度與Google搜尋和Bing的搜尋幾乎相當。」在某種程度上,動態消息的複雜度更高,因為訊息相關性是很主觀的感受。Google可以把一組排序過的搜尋結果呈獻給用戶,然後問用戶這樣的排序是否正確;但在臉書上,能夠決定訊息相關性的只有使用者個人。

早期的時候,動態訊息「演算法」相對單純,臉書並沒有開發出一個系統來衡量訊息的重要性。產品副總Chris Cox表示,「當時我們不需要弄得太複雜,因為當時沒有太多內容,」原因是用戶沒有太多可分享的資訊,也沒有太多朋友。

但這也會出狀況,Cox表示,「當我們因為三月的大學籃球熱與ESPN合作時,整個動態訊息河道上會塞滿籃球訊息。」

後來資訊大爆炸,每個人每天會看到1,500個資訊,包括朋友結婚,或者你多年沒聯絡的高中同學與某個你不認識的人成為朋友。臉書動態訊息團隊希望能夠找出方法,幫用戶從1,500條訊息中篩選出有意義的資訊。現在該團隊已經找到方法,從海量資料中發現人們對於之前的動態訊息做出反應。Cox對此感到驕傲,「因為我們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專業,而這個排序的正確性比過去好的太多。」

Facebook01

當動態資訊團隊成功時,你將會看到你重視的資訊,使用臉書的經驗會更好,然後更願意使用臉書。如果沒成功的話,臉書可能會是個浪費時間的網頁。這個團隊將決定使用者投入臉書的程度高低。

過去,臉書的動態消息會自動把你上次登入之後出現的訊息加以評等,然後把最好的訊息呈現給你。但如果某個資訊並不是那麼有趣,所以沒有被置頂,那麼你可能看不到這訊息。如果過了幾小時候你回到臉書頁面,新的消息就會持續堆積在頂端,然後你可能永遠再也不會見到這消息。

有了Story Bumping之後,臉書不再只是判斷有哪些訊息是你登入之後才發表的;現在臉書會判定,有哪些訊息是你根本還沒看過的。這些不只是「新發表的訊息」,對你個人而言,這些也是全新訊息。如此一來,你可以看到更多相關的消息,雖然時間上可能有點舊。

臉書目前已經開始在網頁版上使用Story Bumping,並打算推廣到行動版。一開始的測試顯示,Story Bumping讓「按讚數」、「評論數」與「分享數」增加了5%,另外粉絲專頁與公眾人物的互動增加了8%,而可見的動態資訊數由原本的57%提高到70%。由於演算法的改變,現在使用者可以看到更高比例的動態訊息。

臉書的Lars Backstrom也宣布了另外兩個動態訊息的改變。「Last Actor」會判斷出你最近經常互動的50個好友—例如你可能看了某人的資料或照片,並在他們的訊息上按讚。接下來臉書短期內會比較常顯示這些人的訊息。假如你瀏覽了你心儀女孩的一百張照片,接下來你就會看到更多關於她的訊息。這不代表有某個人掌握了你個人的瀏覽習慣。這只會影響到你所看到的訊息。Last Actor演算法已經上路,現正在網頁版和行動版實施。

Facebook 03

「Chronological By Actor」則是臉書的另一個嘗試,他們想要讓即時內容更容易被理解。假設有個朋友貼出了關於足球比賽的即時訊息。假如在臉書上,這些訊息沒有按照時間排列,這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擾,因為你可能先看到了比賽的最終比數,然後才看到中場的照片,接下來又看到第三節的達陣,最後又看到朋友在比賽一開始的興奮貼文。所以臉書很快就要把這些即時訊息以時間先後順序加以排列,讓你先看到最新訊息,下面才是舊訊息。

臉書仍在嘗試判定,究竟哪些訊息應該按照時間排列,哪些訊息應該按照相關性高低來排。所以這可能要未來才會付諸實行。當被問到這是否意味著臉書準備跟進推特(Twitter)的即時焦點,Cox表示這是兩回事。他說,「基本上,推特與臉書的產品預設和產品功能其實相當不同。我們非常重視排序,我們希望滿足人們『不想錯過任何事情』的核心需求。推特已經建立了一套體系,他們不必排序,而是即時呈現訊息。我們不會太過靠攏這項功能。我們不會改變我們的核心理念。」

這些改變目前已經在臉書的Facebook For Business部落格中公布,希望增加動態訊息的透明度。產品副總Chris Cox解釋,「接下來我們會在部落格上貼出更多訊息,讓大家瞭解動態訊息呈現方式的改變。這會讓大家瞭解…我們所做的努力。」

圖片/資料來源:TechCrunch
轉載自《網路資訊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