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移動分析公司Flurry前幾天更新了他們最受歡迎的研究報告之一:《Mobile Apps: Models, Money and Loyalty》(三年前發佈),此公司深入觀察不同App類別的使用者忠誠度,這次他們再次以此為題做了調查,針對iPhone、iPad上的70萬個應用程式。
和之前的報告一樣,Flurry根據用戶的使用頻率以及在一段時間後的App保留率,對不同類型App標示,做出四象限的圖表,橫軸表示90天後應用程式的保留率,豎軸表示用戶每週的使用頻率。
Apps的類型大致是根據蘋果App Store的標準進行劃分,並另外針對一些分類進行子分類劃分,如「社交遊戲」和「單人遊戲」在這裡是分開的兩個遊戲子分類。
這些Apps可被分成四個象限:
象限I:經常被使用,用戶也隨著時間推移保留著高忠誠度
新聞和傳播類App屬於這一範疇,消費者認為這些應用是具有持久價值的。Flurry認為,這些App的受眾穩定增長,而最好的商業定位就是廣告收入或訂閱費。
象限II:經常被使用,但一段時間後就不被使用了
這些App傳遞的是突發性的價值,包括線上音樂、約會及社交遊戲的App。就約會應用而言,一旦人們通過約會型Apps確立戀人關係,該App就不再被用戶需要了。
限III:不常被使用同時還容易流失
個性化應用軟體屬於這一範疇(比如要換背景或主頁面視覺時使用,用完就刪),一旦安裝完成,它們就很少會被使用。所以Flurry看來,這類App應該有個定價模型,在用戶開啟內容前就收取一定費用。
象限IV:不常被使用,然而一旦使用就能給予高度價值
這些App可能會無限期地留在用戶的手機內,比如航空、酒店預訂及租車服務App,不會持續被使用,但當用戶在旅行過程中它們的價值就會上升。
該公司建議:象限I和象限IV適合訂閱和廣告支持模式,象限II和象限III則更適用於一次性的下載費用,象限II和象限IV(左上及右下部分)適合App內購買模式(in-app purchase),象限II中,開發者可以為用戶提供額外的內容和功能,而象限IV的應用程式,可以透過用戶再次訪問時呈現新的內容或功能,讓用戶回心轉意。
通過這些象限分類,開發者在決定商業模式上會有所幫助。你想好要怎麼做了嗎?
內容整理:Via Cheng/資料來源:techcrunch
轉載自《智慧好程式 APPSHO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