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廣告操作要點(1) – 想抓住網友的目光,先在廣告製作下功夫。
心理因素:抓住人性的特點,「貪婪」、「占有」、「虛榮」、「貪食」甚至「色慾」等等,都讓人特別有感覺。
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廣告須有一個獨特賣點,是競爭對手無法提供的,區隔意味明顯,且要直接說明能帶給消費者什麼好處。
文案:用字須精確,最多不要超過5行,標題要清楚、強調賣點,若有優惠訊息可直接寫出,並有明確的call to action,去驅使網友行動(點短網址等等)。撰寫方式須貼近TA,用TA熟悉的語言溝通效果較好。
圖片:主題明確、訴求清楚,不要讓網友要多花心思去尋找重點,可以一目了然。解析度要高,圖片漂亮,若加入人的照片或是有人的氛圍也會讓網友覺得有親切感。(可見下方附件一,有之前給燦坤的素材製作建議。
※文案與素材都應準備多組,以便隨時替換做修改。
FB廣告操作要點(2) – 確定目標,訂定廣告投放策略。
依照不同的目標與預算,去訂定廣告投放策略,品牌宣傳、導流量與導轉換都要使用不同的素材與方法。大略可以簡單分成做廣與做準。
做廣:預算多、可先設定較大的受眾群,使用News Feed+CPM的方式測出哪些人對廣告最有感覺,也可花費一些預算另外測試不同的族群對廣告的反應。
做準:若預算少,產品又較小眾,就必須對花費斤斤計較,可以使用右側欄廣告,曝光多,點擊率小,但是會點擊的一定是準確的TA,可進而設定精細的受眾,確保廣告投給對的人,不會浪費預算。
FB廣告操作要點(3) – 測試、優化、再測試、再優化的迴圈。
廣告一上線,就可以先測試準備的多組文案與素材在設定的受眾中的曝光與點擊率何者較佳?哪一支又無法曝光出去?進而做出價、受眾,甚至更換素材的調整。
受眾同,測素材表現:可利用CPM或OCPM的方式,先讓多支素材在受眾較大的Campaign中大量曝光,找出哪個文案與素材點擊率高,再轉由用CPC投放的方式控制預算。
素材同,測受眾表現:找出熱門的素材後,可以再去細分受眾,可以是用年齡、性別、興趣等等細分,並找到成效最好的素材搭配受眾,增加預算投放。
簡而言之,就是在操作過程中不停嘗試,找出最有效的方式並再持續加強。並且要花費許多心力,非常機動性的去調整FB廣告,力求優秀成效。
燦坤廣告上線前,寄給客戶參考的圖片素材製作建議
優惠訊息清楚、無過多廣告訊息

圖片中商品熱門度&辨識度高,EX:SONY Z1,目前可能就是iPad Air

適度加入”人”的元素,甚至實拍


豐富感高的素材(數量多、種類多、一系列商品)


轉載自《dcplu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