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Facebook 宣布了兩個重要的news feed更新

Facebook 宣布了兩個重要的news feed更新

1.降低「點擊誘餌」(click-baiting) 式的標題能見度

Facebook 指:「我們在一項調查中詢問人們比較喜歡在news feed中看到什麼類型的內容,80%的人偏好那些從標題就可以決定是否要閱讀整篇文章的內容。」.....

而「慢慢的,“點擊誘餌"式的標題內容,開始把用戶朋友的動態,或是他們真正喜歡的粉絲頁的內容給淹沒了。」

所以,FB決定透過改變演算法來整頓這種騙取點擊的標題操作法。

News Feed FYI Click-baiting

2.連接帖文(llink post)將比那些附上連接的「近況更新」或「圖片帖文」獲得更優先的排序

Facebook 指出:「我們發現人們比較喜歡點擊那些以連接形式呈現的帖文,而不是埋藏在圖片說明內的連接。

「連接式的帖文讓人們更容易在行動裝置上點閱。透過這次更新,我們將給予以連接方式呈現的link更多的排序優先,而較少顯示含有連接的圖片或近況更新。」

由於很多粉絲頁認為圖片比較受歡迎,所以經常使用佈附帶連接的圖片帖文。

但現在遊戲規則改變了。你可能需要隨著FB的演算法的改變,嘗試調整你一貫的做法了!

另外,FB的「儲存」功能,只允許用戶在動態消息內儲存「連接帖文」,可見FB給予link post的重視度。

News Feed FYI Click-baiting 2

News Feed FYI Click-baiting 3

原文出處:News Feed FYI: Click-baiting
轉載自《Inbound Journals》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社群式病毒行銷席捲全球 !「冰桶挑戰」的 4項行銷法則

社群式病毒行銷席捲全球 !「冰桶挑戰」的 4項行銷法則


如果你是個熱衷於使用社交媒體的人,應該對近日的「Ice Bucket Challenge」熱潮不陌生!在過去幾天內你可以看到包括名人、運動員或是政治家,往自己身上倒冰塊的影片在社群間瘋狂轉載延燒。從這項成功的公益活動背後,我們可歸類出4項行銷法則,教你如何善用社群媒體來進行病毒式行銷。

這個由ALS協會主辦的「Ice Bucket Challenge」搭載社群媒體的風潮,自7/29活動開始以來,七天內就有超過17.6萬人次瀏覽。根據協會統計,7/29至8/12,漸凍人協會與其38個分會已獲得4百萬美元捐款(去年同期為112萬美元),足以顯示這次的公益活動所帶來豐碩成果!

經由這項成功的公益活動背後,我們可以整理出4項病毒式行銷法則:

1.將情感和事件做連結:這次的公益活動的發起是為了喚醒人們對於肌萎縮性脊髓側所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的重視,並幫助協會募集資金。選定事件和目標後,情感的連結可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和共鳴。當你在乎某件事情,你就會有想要和他人分享的欲望;而一些相關研究也指出,若行銷活動能夠引發人們的情感連結,你的目標群眾就會主動進行各種傳遞與分享,幫助你達成行銷效果。

2.夠簡單:舉這次的「Ice Bucket Challenge」來說吧!它只需要智慧型裝置,以及社交媒體帳戶就能夠進行參與,這也就是為何這個活動能在短短幾天內風靡整個社交媒體圈子。撇開冰塊的費用以及捐贈的費用不說,這個活動基本上是免費的,因此只要你對這個活動有感覺,並且清楚活動是如何進行的,每個人都能入門參一腳!

3.有樂趣:當你和社群朋友進行互動時,「有不有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人們都喜歡娛樂,以及追求各種感官刺激的體驗,而「Ice Bucket Challenge」被冰水淋濕的畫面,正足以滿足人們的感官樂趣。

4.讓人們幫你背書:透過網路連結廣大的人們,當人們願意幫你分享,願意進行參與,就是支持這項活動的表現,也因此他們很樂意主動幫你進行活動的宣傳,當有越來越多人願意為這項活動背書時,你的行銷策略就成功了!

文章來源:Linked in
特色圖片出自:Flickr via Photopin
轉載自《數位時代》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Google調整搜尋演算法:安全列重要指標,HTTPS網站排名將提高

Google調整搜尋演算法:安全列重要指標,HTTPS網站排名將提高


Google宣佈搜尋演算法將有重大調整,未來有使用HTTPS加密的網站排名會高於沒加密的不安全網站。

Google指出,公司一直致力於確保Google使用者的上網安全,像是提供網站管理員漏洞防禦及修補的資源,也欣見HTTPS的網站愈來愈多。甚至,在今年的Google I/O 上提出HTTPS無所不在(HTTPS everywhere)的口號。

經過數個月的測試後,Google將開始推動將HTTPS納入搜尋排名演算法的一項訊號。目前,HTTPS實作影響力僅佔1%,少於高品質內容等其他訊號,以便給網站管理員一些準備時間,但未來會逐漸調升這項訊號的比重。

這意謂著,未來沒有採用HTTPS加密的網站,搜尋排名就會落在其他有加密的同業之後。Google表示,希望藉此鼓勵所有網站提升安全層級。

網站實作TLS主要有二大好處:一是可加密從使用者到伺服器端的資料,避免第三方監聽或修改通訊內容。第二是可以驗證Google與合法網站下的伺服器是否為真,可確保搜尋使用者不會誤上假冒的網站。

Google表示,未來幾周會公佈TLS實作及避免錯誤的原則內容,像是使用2048-bit加密憑證、同一安全網域中的網站應使用相對URL,允許搜尋引擎將HTTPS網頁建立索引,且不要封鎖Crawler爬網站的Robots.txt等等。

Google自己數年前即開始導入HTTPS加密。2010年推動HTTPS為全球Gmail預設。2012年Google全球搜尋首頁都預設採用SSL加密傳輸。今年4月,該Google推出「端對端」(End-to-End)的Chrome瀏覽器擴充程式,使利用其瀏覽器的網頁郵件可以獲得全程的加密防護。

今年六月Google甚至宣佈Project Zero計畫,並公開招兵買馬,成立專門獵捕網路及軟體漏洞的團隊。

轉載自《iThome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不能強迫按讚加入FB粉絲團?創造「認同」更重要!

不能強迫按讚加入FB粉絲團?創造「認同」更重要!

網路行銷

Facebook 於今年八月初宣佈從 11/5 起,將禁止企業的官方粉絲團以提供獎品或獎勵,「強迫按讚」來獲得新粉絲,包括不可以在站內透過分享等利用使用者動態消息機制進行活動推廣。Facebook 說明這是為了讓企業接觸到對的粉絲,確保加入的粉絲都是真的在乎這個企業的人,而不是只是為了獲得獎品而加入這個粉絲團。以下為Facebook 發布的原文:

You must not incentivize people to use social plugins or to like a Page. This includes offering rewards, or gating apps or app content based on whether or not a person has liked a Page. It remains acceptable to incentivize people to login to your app, checkin at a place or enter a promotion on your app’s Page. To ensure quality connections and help businesses reach the people who matter to them, we want people to like Pages because they want to connect and hear from the business, not because of artificial incentives. We believe this update will benefit people and advertisers alike.

深耕內容才能獲得精準粉絲、貼文能見度上升

Facebook 的這個作法其實對企業有好無壞,如果粉絲認同你的粉絲團,自發性的願意加入你的粉絲團,為你的粉絲專頁按了讚,自然也心甘情願,如果只是因為獎品而按了專頁讚,可能辦完活動就移除讚。不排除 Facebook 是希望未來更多企業可以買廣告來獲得粉絲數的可能性,但如果不買廣告,就無法快速增加粉絲嗎?行銷的本質是以人為本,一個打動人心、能引起共鳴的內容,說清楚品牌訴求,遠比快速增長不甚相關的粉絲來得重要!好的內容更能獲得網友好感,品牌形象才能深刻建立。

不花錢買廣告,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獲得認同品牌的粉絲?在社群的經營上,最重要的還是要能「創造被分享的價值」。以下分享幾個具有創意或能引起共鳴的粉絲專頁作法,站內送獎品也可以很有創意!

#1 創意遊戲規則,沒抽到獎品也要搞笑
Duncan Design 粉絲數 1,992,694

與 ASUS 合作的知名插畫家 Duncan,七月底舉辦抽手機的活動,遊戲規則是「留下通關密語並 tag 一位朋友」:PadFone S送我!奇異筆送 XXX 就可以了!創意的遊戲規則引起網友熱烈轉發,短短兩天將近20萬人按讚,3,148則分享。


擷圖自 Duncan Design 粉絲團

搜尋闖關,提昇黏著度
神魔之塔  粉絲數 3,298,372

放上吸睛的照片,清新形象不到兩天已有上千則分享。除此之外,神魔之塔搭配遊戲的闖關玩法,請各位玩家蒐集含有女星名字「妍」和「希」的卡片,不只分享,也增加玩家對遊戲的黏著度!

擷圖自神魔之塔粉絲頁

人文關懷 奉獻社會
五月天阿信 粉絲數 3,258,526

知名樂團五月天主唱阿信的粉絲專頁向來是社群行銷的最佳案例,8月1日高雄氣爆發生後,各地大小捐款踴躍,全台灣上下一心為高雄祈福。五月天在舉辦完 Just Love It 公益演唱會後,不扣除任何成本,捐出票房全額近 5,700 萬,「這世界並不完美,但有你伸手擁抱,缺憾會更少一點。」非常時期,人心需要撫慰,這則貼文獲得 16 萬人按讚,近 2,500 個分享。

擷圖自五月天 阿信的粉絲頁

善用品牌優勢 有酷就敢大聲
Coca Cola  粉絲數 87,467,572

可口可樂在亞特蘭大成立新館「The Vault of the Secret Formula」,可口可樂史上第一次他們的配方元素與轉手的歷史,可口可樂最大的祕密就是它的配方,將此管的入口做成一個大金庫,以「祕密配方」為主題引起粉絲的好奇心,轉貼近2,500則。

擷圖自 Coca Cola 粉絲頁

呼喊行動 認同就分享
Barack Obama  粉絲數42,058,841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社群經營很注重行動的召喚,獲得大規模粉絲的認同後,對政見的改革更有幫助。有時候話不必多,規則不必複雜,一張簡單的圖片就可清楚說明你的理念並獲得認同。


圖片來源:主圖、縮圖
轉載自《SmartM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社群行銷人員必須知道的7種趨勢

社群行銷人員必須知道的7種趨勢

social media trends for marketers

社群媒體的最新趨勢有那些呢?社群媒體的未來趨勢會走向哪?2014 Social Media Marketing Industry Report 向 2800 位行銷人員發出問卷,調查結果有哪些重點值得借鏡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 增加曝光度
有 92% 的行銷人員認為有效地經營社群媒體能夠增加企業的曝光度。

2. 提升視覺效果
大部分的行銷人員在經營社群媒體會利用圖表訊息讓資訊表達更簡單清楚。

3. 增加經營部落格的比重
超過一半的行銷人員在經營部落格的比重大於 Twitter、YouTube 和 Facebook。

4. Google+ 引起行銷人的興趣
超過 6 成的行銷人員希望可以學到更多關於 Google+ 的知識。

5. 提升 “Podcasting” 的使用次數
只有 6% 的行銷人員使用 “Podcasting” ; 有 28% 的行銷人員想了解 “Podcasting” 的相關知識;有 33% 的人在 2014 年計畫採用原先的影音內容傳達訊息。

6. Facebook 使用率領先其他社群媒體
接近 9 成行銷人員定期使用 Facebook 來傳達廣告資訊給訪客。

7. 經營社群媒體的資產報酬率仍是個謎
89% 行銷人想知道如何測量社群媒體的投資報酬率。

social media examiner marketing trends infographic

原文出處:7 Social Media Trends for Marketers: New Research
轉載自《WIS 匯智資訊》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引人行銷 vs. 干擾行銷

引人行銷 vs. 干擾行銷

Inbound Marketing vs. Interruption Marketing

Moz 的網誌上看到這張比較表,很多對比點非常的真切,等不及要跟大家分享。

傳統的行銷態度是「干擾」,其中電視廣告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劇情最高潮,你最期待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事的那一刻,趕緊用廣告把你打斷,因為這樣最可能有效果 — 但你我都知道那常常是反效果。

隨著網路等「新媒體」的出現,少掉了電視一次只能看一台的限制,行銷人再也無法只靠「干擾」來影響消費者。因此,新的行銷觀念在這中間產生,所謂「Inbound Marketing」,翻成中文我稱它為「引人行銷」,也就是靠著真誠與體貼,透過內容、分享、互動等管道,吸引消費者慢慢愛上你的新行銷循環

傳統的「干擾行銷」與新時代的「引人行銷」有什麼不同?我參考 Moz 的圖整理成了以下的比較表:

干擾行銷 Interruption Marketing
引人行銷 Inbound Marketing
干擾人家在做的事情只為了要得到注意
用有機的方式贏得人家的注意
靠預算與重複來創造效果
靠創意、天份與努力來創造效果
要干擾的人越多,成本就越高
積累越久,吸引的人就越多
顧客取得成本較高
顧客取得成本較低
網路上 <10% 的點擊
網路上 90+% 的點擊
電視、廣播廣告
製作影片、寫書、發表文章
戶外廣告
贊助活動
濫發新聞稿
與有影響力的媒體人建立關係
買來的 Email 名單
顧客自願加入的電子報
黑帽搜尋伎倆
白帽搜尋最佳化、關鍵字廣告
彈出式視窗
成為意見領袖
語意式廣告
建立社群
陌生開發
顧客拉顧客
進入本網站前請先看 30 秒廣告
寫網誌
參展
演講
多數的社群媒體廣告
贏來的社群媒體
討論區亂入
口碑、病毒行銷
橫幅式廣告
內容行銷
付費請人 review 你的 App
自然佔據 App Store 排行榜
影音廣告
影音內容

這樣比較之後,Inbound Marketing 的精神應該就清楚多了。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助你思考自己的行銷策略,有多少是靠著付費、干擾,又有多少真的能引人入勝,隨著時間不斷累積。

轉載自《MR JAMIE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30個增加網站流量的重要問題

30個增加網站流量的重要問題


1.你為網站流量設定的增長目標?給自己多少時間達成上述的流量目標?
2.每個階段的短期目標設定是否有邏輯根據?你的根據是什麼?還是瞎編?
3.流量的增加是否能為你的網站帶來實質的利益?具體的利益點是什麼?
4.為了達到增加流量目標,你有多少的行銷預算?
5.若沒有或只擁有極少行銷預算,你該怎麼辦?
6.若行銷預算沒問題,那針對你的流量目標該編列多少行銷預算才夠?
7.你知道為了要增加流量,行銷預算一般都用在哪些地方嗎?
8.你要自己花行銷預算,還是請專業的網路行銷公司來協助?怎麼挑專業的網路行銷公司?
9.如何透過電子郵件,創造網站高流量。電子報或eDM的製作關鍵是什麼?
10.你知道一般與你網站類型較接近的同業,他們網站流量都怎麼來嗎?
11.你知道搜尋引擎對你網站流量的幫助有多大嗎?
12.你知道如何提高你的網站在搜尋引擎的自然排序順位嗎?
13.你知道如何透過網站優化,提高搜索引擎自然排序順位嗎?
14.你知道什麼是Google Page Rank?如何提高網站的 PageRank?
15.你知道如何藉由付費買搜尋引擎關鍵字廣告,讓你的網站被搜尋時總是名列前矛嗎?
16.想花廣告費購買搜尋引擎關鍵字廣告,花多少錢會有什麼效果?如何提昇投報率 ROI?
17.你知道如何利用低成本的「病毒行銷」來快速增加網站流量嗎?怎麼做?
18.你知道如何大量增加「外部連結」以增加你的網站被造訪的機會嗎?
19.你知道如何透過自己或知名部落格,快速且低成本地提升你的的網站流量嗎?找誰談?行情多少?怎麼談?
20.如何透過網摘網站來增加你的流量?有哪些網摘可用?怎麼做?
21.你知道透過與網路聯盟合作,也能提升流量嗎?跟誰合作?怎麼合作?條件怎麼談最有利?
22.如何利用新聞公關報導行銷你的網站?怎麼設計才能得到媒體的親睞?如何置入性行銷?
23.如何預算許可,如何在大型入口網站下廣告?怎麼挑版面或廣告產品?正常行情是多少?怎麼合作最有利?如何利用大型入口網站的免費服務帶進新訪客?
24.哪些高流量網站適合合作?哪些網站可能沒效果不該合作?
25.你知道增加流量重點要放在開發新訪客呢?還是要讓舊訪客多來幾次?為什麼?
26.你知道網友喜歡造訪一個網站,常因為哪些關鍵因素嗎?
27.有哪些偵測網站流量的免費工具?怎麼使用?
28.如何提高網路廣告 ( banner或文字連結 ) 的點閱率?
29.如果流量來了,如何提高轉換率?( 不論是轉換成註冊會員,還是轉換成訂單 )
30.要找到對的商家,行銷手法與眾不同,技術要專業,包裝要新穎 ?

原文出處:V怪客
轉載自《網路城邦心世界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Gartner:中國社群商務起飛

Gartner:中國社群商務起飛

Gartner首度針對中國發布10大策略性技術趨勢報告,內容指出,社群商務(Social Commerce)是中國相較於其他國家發展更為迅速的項目,發展腳步超過歐美成熟市場


根據Gartner首席分析師鄧雅君表示,每年Gartner都會針對全球大企業在IT支出或CIO、CTO重視的技術方向,提供全球10大策略性技術趨勢報告,今年是第一次研究中國10大策略性技術趨勢。

在中國10大策略性技術趨勢中,社群商務(Social Commerce)是中國相較於其他國家發展更為迅速的項目。Gartner消費科技與市場分析師何琳表示,中國從2013年所有的社交平臺開始導入商務功能,同樣的,傳統企業的商務平臺,或是如淘寶這類的商務平臺,也開始導入社交功能。

首先,因為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環境較獨特,光全中國總人口數就有13億人,而有很多發展國家總人口數可能只是中國某個省分的人口數,二是中國很多地區沒有零售商店,以至於現在中國網際網路的網民利用網路進行社交或電子商務交易,以及網路服務供應商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T),如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會利用很多節日舉辦大型的促銷活動,比如雙11光棍節、雙12歲末年終慶等,像是騰訊在節日當天的營業額可能就會達到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京東商城(360buy.com)一年的營業額。

何琳也表示,中國政府介入控管網際網路,導致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皆無法進入中國市場,所以中國的網路服務供應商都是由本土崛起,再加上國民網際網路的需求量龐大,造成中國的網路服務、社群和電子商務等應用在全球堪稱數一數二。且中國過去基礎建設的起點相較於其他國家的成熟市場顯得比較薄弱,所以現在中國發展新技術的速度和接受度反而比其他國家來得快。

另一個帶動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原因是,雖然阿里巴巴、百度等網路平臺還是有網路監測系統,但中國政府對傳統媒體的控制還是比較強,所以網民很喜歡利用網路抒發關於產品、企業、品牌、政治等議題的看法,間接帶動中國社群商務的發展。

社交圖譜加速訊息傳遞,促進社群商務發展

何琳表示,中國網路購物發展迅速是因為人口密度、地理環境幅員廣大、零售商店發展的限制等,促成了中國獨特的網路環境。此外,中國的消費者無論在虛擬或實體商店購物前,會先在網路上查詢產品或服務的訊息和評論,再決定購物的商店。此時,社群商務就成為關鍵,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社群環境,就沒辦法將商務發展得很好,至少在中國市場的情況是如此。

中國社群商務快速發展還有一個特點是社交圖譜(Social Graph),這反映出用戶在網路上與他人的社交關係,形成一個人際網路關係圖譜,而用戶在網路上可能會轉寄資訊給其他人、按讚、留言等,這些網路行為在社交圖譜上可以很迅速地傳播出去,因為用戶的社交圖譜中的朋友也有自己的社交圖譜,所以訊息傳播的速度是以指數遞增。

最後,何琳表示,中國社群商務提供臺灣電子商務或社交服務廠商新機會,這些臺灣廠商可以拓展業務到中國,而且都是華人,在購物的心理、行為等模式可能都會比較相似,臺灣廠商可以視中國市場為一個新的企業機會。另外,中國社群商務的趨勢也會蔓延到其他相關的市場,如支付體系等。

中國2014年10大策略性技術趨勢

1. 行動裝置多樣化和管理將是中國CIO管理的優先考量。
2. 行動Apps和應用程式在2014年將會持續成長。
3. 中國的社群商務發展大幅領先西方國家。
4. 中國企業已投入物聯網開發,且發布相關政策。
5. 混合雲環境造就相關服務的仲介公司崛起。
6. 行動Apps生態系統的興盛,發展雲端/用戶端新架構。
7. 中國使用者漸漸接受個人雲服務,如土豆網、微信、QQ空間等。
8. 中國軟體定義市場開始發酵,在中國大型電子商務與雲端服務供應商成長快速。
9. 網路規模IT(Web-scale IT)除了著重IT相關設備與技術的擴展外,同時也關注企業的營運流程與組織架構。
10. 中國政府與學界皆有意願投資3D列印市場。

資料來源:Gartner,iThome整理,2014年07月
轉載自《iThome》

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

10種經營社群媒體最意想不到的錯誤

10種經營社群媒體最意想不到的錯誤

oops mistake button

連資深編輯人員在經營社群媒體上都意想不到的錯誤,有那些呢?社群媒體中有許多問題被忽略,而問題的本身都是影響經營成效的關鍵,該如何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呢?下面列舉10種經營社群最意想不到的錯誤,讓我們一起從錯誤中學習。累積錯誤的經驗才是預防錯誤最有效的方法,希望看到以下錯誤後,讓我們一起謹記在心,記取教訓喔。

1.過度解讀不必要的回文
編輯認為解讀沒有下文的回覆感覺太花時間了,應該把時間運用在思考如何去經營社群,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投資報酬率。

2.缺乏創造力
這是部落客最常犯下的錯誤呢,經營部落格具有創造力才能吸引更多網友來關注,不訪嘗試創造出屬於自己的 Style。

3.有限的時間
編輯認為這種觀念不只運用在經營社群上,做任何都事情都必須縝密的規劃時間,才能讓安排好的任務提高效率喔。

4.現實與虛擬的差異
這是最常見的錯誤,尤其像編輯長期使用電腦的人更應該注意。溝通方式常透過虛擬平台進行溝通而忽略了人與人面對溝通的重要性。

5.迷失經營社群的重點
在一些社群平台上會看到部落客透過廣告連結推薦網友瀏覽,但是如果平台文章的主題與廣告連結沒有聚焦就無法鎖定市場。

condescending-corporate-brand-page-quote

6.忽略求助
比起網友,企業應該更重視這種錯誤。長時間忽略專業的公司協助,則無法創造帶有價值的客源。

7.市場定位模糊
編輯認為經營社群平台如果無法明確定義出市場區隔,可能流失有價值的企業與訪客。

8.錯誤衡量資料來源
小看資料來源的重要性足以讓你的社群平台致命。錯誤衡量資料來源成為初步經營社群平台的殺手,讓我們一起遏止錯誤的產生。

9.工具囤積
編輯認為不是每樣工具都能創造社群平台的價值。如果運用錯誤的網路工具會造成社群平台失去既有的價值。

10.重「心」出發
綜合以上 10 點,編輯認為經營社群平台最基本的條件就是用「心」經營。如果失去熱誠的服務則無法帶給企業與訪客最動人的感受。

原文出處:10 Social Media Mistakes You May Be Making (Because I Did)
轉載自《WIS 匯智資訊》

品牌行銷:讓粉絲產製有價內容的三個小秘訣

品牌行銷:讓粉絲產製有價內容的三個小秘訣

網路行銷

為了抓住顧客的目光,許多品牌砸下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產製內容, Content Marketing Institute and MarketingProfs 的研究指出,B2C的公司現在花大概四分之一的預算在內容行銷上,有 60% 的公司計畫明年提高內容行銷的預算。

品牌將預算從廣告轉移到產製有價內容是值得歡呼的,但是要接觸到新客戶卻是難上加難,因為現在的顧客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社群網站上(就像 Facebook),要讓消費者看到你的內容是難上加難。Social@Ogilvy 今年二月曾公佈統計,Facebook 的自然觸及率已經低到只有 2%。所以品牌要怎麼在社群洪流中接觸到你的顧客呢?答案很簡單,就是由粉絲來產製內容。

秘訣一:讓顧客成為品牌故事的一部份
你的顧客就是品牌故事的發聲者,他們有他們需要的平台,也擁有你想要傳達訊息的對象。而社交網站就是充滿著各種購物、食譜、家用產品、假期、甚至最新流行等訊息,品牌可以善用社群網站來成功獲得顧客體驗,舉例如下。

由粉絲來產製內容,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參考資訊,而且也會影響顧客購買商品的決定。

看見我最喜歡的健康美食部落格在Instagram上發表的照片後,我也參照圖片幫我女兒準備一份可口的午餐了。 (摘自Skinnytaste) 

我的露趾鞋 (摘自某部落格,作者Love, Taza) 

美好的泰國行 (摘自DesignLoveFest’s itinerary)

這些大大小小的購物都是我在網路上聽到的案例。很多時候在我看到他們文章之前,我根本沒注意到這些品牌。因為一篇小小的文章而開啟我的整個購物慾望,實在很不可思議。

秘訣二:大家想要聽他們信任的人說故事
為什麼讓人來產製內容,力量會比品牌內容還強大?

因為人跟人之間是環環相扣的,人們就是想要知道對方生活的故事。例如上述所提到的,觀眾就是對Taza的海岸之旅、還有她穿著什麼樣的涼鞋出遊這些事物感興趣,而這些故事就是吸引讀者的地方。除此之外,被提及到的每樣商品,就像是鋪上一層層的人性層面關係,讓人共容易產生認同感。這些貼文,完整的將心願和關注力融合後呈現,就轉變為經營品牌所尋找的金礦,直接呈現給你的觀眾。

事實上,在網路上關注其他人的動態消息,就等於是長時間的建立與對方的信任關係。對方分享著與你審美觀雷同或相同價值觀的內文,或是找到值得你信賴但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看法的發文者;你的老饕朋友推薦你好吃的餐廳,一定和對服裝有著時尚品味的朋友、或是像媽媽一樣關心著家人是否能健康飲食,而向你推薦的餐廳不盡相同。大家很容易認同在他們的社群網站中出現的人事物,品牌需要的就是這個認同。

秘訣三:讓人來產製對你品牌有益的內容
好的內容行銷就是讓品牌故事、說故事者的觀點、以及目標受眾的需求,這三者產生重疊,如下圖。什麼會讓你的讀者有興趣?你的品牌故事是什麼?內容撰寫者的獨特觀點或內容媒介是什麼?三者重疊等於好的內容資訊。

 

看起來很難嗎?其實不會,這絕對比你想的還要簡單。提供你些方法:列出一份針對上述三項的問題清單,並試著回答些在初步會遇到的問題:

你的顧客要什麼? 

●從市調分析出顧客的興趣後,看看有多少是在自己的特定清單內,不在的又有多少 (比如:老饕較偏愛旅行、滑雪者或許愛車也愛跑步)
●從他們的對話中,能夠幫助你嗅出日前流行的主題和趨勢
●看看大家近期都在搜尋哪些關鍵字
●你是否能夠找出一塊未開發的平台空間給顧客表達他們的需求,卻還沒有足夠的內文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你的品牌故事是什麼?

●想想品牌的歷史背景和傳統
●對你來說,最重要的品牌特質是什麼? 創新、設計、 還是實用性?
●哪些是品牌內部的專業知識?
●品牌形象-- 教育性的、娛樂性的、或是激勵性的?

這些有影響力的作者及貼文都涵蓋了哪些主題呢?

●從閱讀他們的發文以及與讀者的回文內容,就可以自然的了解被討論的內容及議題。
●他們對哪些領域有深入的報導
●他們提供的各人經驗是否讓讀者有認同感?
●他們的說話語氣—是較隨性的、教育性、還是娛樂性?

現在,在看來來上圖的這三項所相交及重疊的主題。這些都是你能夠以內容行銷的方式開發出你的顧客、行銷你的品牌,但他們並不認為這是種行銷的行為,而是自然而然的接受這些有影響力的觀點。試試看,真的很有效!

內容行銷,是一個夠幫助你傳達出策略,並達到最具影響力的行銷方式,若你用對了方法,便會是一個雙贏的局勢。趕快與能贏得觀眾芳心的影響者合作,傳達你的品牌故事,並在談話中加入你的品牌價值吧!

原文出處:Convince and Convert
轉載自《SmartM

想要轉型網路電商,10個策略你一定要知道!

想要轉型網路電商,10個策略你一定要知道!

1、新科技滿足顧客需求
行動裝置普及,穿戴科技熱潮爆發,新科技提供更多服務的可能性,能解決過去消費體驗上的難題。例如宜家家居(IKEA)利用App結合擴增實境技術,讓用戶透過行動裝置就可模擬商品在家中空間的擺設,有效幫助顧客做出購買決策。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2、線上經營內容導引線下流量
電商全面進攻不代表實體零售將死,深耕網路內容經營先吸睛,一樣能把顧客帶進線下的門市裡。面對電商的衝擊,宜家家居店內人潮並未減少,靠著建置資訊充足的官網,以及傳達品牌精神的內容行銷,藉此吸引消費者走入門市體驗。

3、行動裝置就是最佳數據來源
與顧客形影不離的智慧型手機,不僅在訊息傳播上有高效觸及率,其中所蘊藏的大量個人資訊,更是企業的數據金礦。相中日本NFC手機普及率高,麥當勞(McDonald's)即全力打造NFC支付系統,從行動端大量收集消費數據。

4、活用大數據客製消費體驗
客製化服務是提升顧客關係的重要關鍵,善用數據分析力掌握消費習慣與喜好,精準推薦就能打動顧客的心。日本麥當勞的NFC系統收集大量數據後,最重要的成效就是客製個人化電子優惠券,依據不同消費模式安排發送時間,在顧客最需要的時機貼心送上。

5、不同平台多元互動
社交平台百百款,不是千篇一律的互動模式就能抓住社群的心,掌握不同屬性才能對症下藥。在中國市場,麥當勞便針對不同特色的平台來經營互動,例如在微博主攻病毒行銷、結合大眾點評網推廣團購、以微信官方帳號即時回覆顧客意見等。

6、與電商平台化敵為友
電商對實體通路雖然是一大威脅,但換個角度想,電商平台有用戶、有數據又有網路服務的專業性,對剛踏入新領域的傳統零售來說,就是最佳合作對象。例如中國知名零售商銀泰集團就與阿里巴巴成為親密盟友,交流資源共創更大效益。

7、掌握關鍵線上入口
形成封閉的線上線下生態圈,是零售業銷售的終極目標,如此一來就可全面掌握顧客動態,而線上與線下的接口,正是兩種體驗能否無縫轉換的關鍵,因此銀泰在實體通路提供免費Wi-Fi,吸引上門顧客接取後登入帳號,店家就能根據過去紀錄主動推薦服務。

8、後台物流比前台展示更重要
傳統實體零售注重前台的商品陳列與人員服務,設立網站後,則更強調後台物流的效率性,商品要能靈活調度與精確控管,才能同時滿足各種銷售管道的需求。例如英國最大零售商Argos的立體式物流網絡,採點線面三層次發展,確保各個取貨門市的庫存充足。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9、購物體驗力求快速簡單
網路世代消費者最怕複雜程序,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立刻就失去興趣。從型錄購物起家的Argos,充分掌握簡單化的特性,從瀏覽型錄搜尋商品、終端機查詢庫存、填單付款、到櫃檯取貨的流程,讓實體店面的顧客在10分鐘內就能完成交易。

10、建立商品資訊追蹤系統
為供貨各端建置追蹤系統,不僅可有效掌控管理成本,還能提供顧客事先查詢的貼心服務。不論是電商平台或門市終端機,Argos皆開放查詢各地庫存、門市位置、商品價格等各項資訊,Argos與配合的物流商也以線上平台溝通,即時追蹤商品動態,並指揮調度。

轉載自《數位時代

行動網路市場獲利驚人,四年後可望達 7,000 億美元

行動網路市場獲利驚人,四年後可望達 7,000 億美元

people-with-phone

根據投資機構 Digi-Capital 最近所發佈的報告,未來四年內全球行動網路市場成長飛快,營收成長比例將超過 300%,預估在 2017 年的時候可達到 7,000 億美元的規模。

Mobile internet revenue to hit $700B in 4 years, growing more than 300% (report)

雖然以目前的行動網路市場來看,叱吒風雲的手機遊戲仍為主流,但在未來四年的發展過程中,行動商務將會躍升成為要角,營收可望來到 5,160 億美元。消費者應用營收將達到 740 億美元,而行動廣告和穿戴式裝置分別為 420 億美元和 110 億美元。

mobile commerce by region

Digi-Capital 的分析師,同時也是這份行動市場報告的作者提姆•米洛(Tim Merel)透露:「行動商務是推動行動網路市場成長的主力,營收由逾 1,000 億美元增加到 5,000 億美元,這也說明了行動商務在這個市場所佔有的主導位置。」

Consumer apps will be $70B+ with only half of it game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米洛表示,未來四年將是行動網路發展的重要關鍵年代,而亞洲更是行動網路的主要戰場,其重要性不言可喻。2017 年時,亞洲的行動商務營收規模將達到 2,300 億美元之譜,遠比北美的 1,440 億美元來得高!

轉載自《TechNews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