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社群行銷五大趨勢,您的行銷手法跟著調整了嗎?

社群行銷五大趨勢,您的行銷手法跟著調整了嗎?

發燒網

發燒網今日舉行「社群行銷新局面」說明會,會中列舉社群行銷五大趨勢,並針對趨勢提出全新解決方案。發燒網共同創辦人閻妃麗說明,雖然Facebook專頁貼文能見度持續降低至平均 6% 以下,且 Facebook 規定自11月5日起不能強迫加入粉絲團,但在社群行銷時代,只要能用對方法,是絕對可以大幅降低行銷成本的。

發燒網共同創辦人閻妃麗

趨勢一、社群媒體行銷走向付費時代
Facebook 規定自11月5日起不能強迫加入粉絲團,這意味著未來召募到的粉絲相對會更精準,因此之後必須需要更多方法才能增加粉絲數。閻妃麗建議可用社群媒體對會員或網站訪客做二次行銷,在官網埋下追蹤碼,讓網友在 FB 上可以看到你的廣告,以「再行銷」的方法增加曝光。

趨勢二:行動成為主流,社群媒體仍是熱門入口 APP
數字顯示,台灣人每天跨螢幕使用時間:515分鐘,社交/即時通訊類的APP類型使用站其中將近 60%。

趨勢三:社動社群媒體愈來愈多元
Facebook、Instagram、LINE、Twitter、Pintrest等各種社群媒體,已離不開大家的生活。

趨勢四:網友對收集資料及消費愈來愈主導
88%的網友會在網路查價格及評價後、 再到實體店購買。

趨勢五:跨平台行銷新思維:以「人」為中心
傳統大眾媒體行銷對所有人都講同樣訊息,跨媒體個人化行銷因個人階段不同,必須傳送不同的溝通訊息,掌握「人」讓你能優化內容行銷。閻妃麗強調要山用個人化資料的應用,並抓住任何機會收集顧客資料,以下有幾種收集顧客資料的方法分享:

1. 網站/APP提供社群帳號登入

2. 網站/APP安裝訪客追蹤碼

3. 建立實體店會員檔案(手機號/email, Facebook/LINE)

4. 在實體通路舉辦社群行銷活動

閻妃麗補充說明,「互動才是社群的精髓所在,優質的社群行銷一定要掌握病毒擴散的原理,而且辦活動的行銷目的一定要清楚」。關於社群行銷一定要關心的KPI,閻妃麗分享以下幾點:

1. 參加轉換比例:活動主題吸引人嗎?

2. 自願分享比例:活動是朋友也可能感興趣的嗎?

3. 朋友圈回點數:活動內容引起共鳴或好奇心

4. 自願加入粉絲數:對主辦方後續資訊有期待

上述說明,但如何實際運用這些觀念?發燒網提供了 2015 年的全新行銷模組,如「輪盤試手氣」、「購物集點抽獎」、「創意貼」、「壽星禮」等,並可透過各種給獎方式(如抽獎、參加就送、刮刮樂、抽新品等)來進行導購,活動報表也可掌握網友參加活動的狀況。

 

因應行動時代的來臨,行動行銷解決方案包括LINE揪團模組、導APP下載及開啟功能設定、APP活動插件等,並在說明會後提供2015年早鳥價格方案,詳細簡報可按此下載。

轉載自《SmartM

內容才能留住粉絲!企業應發展的6大趨勢

內容才能留住粉絲!企業應發展的6大趨勢

網路行銷

透過適當的內容行銷,不僅能幫助企業建立品牌、提高認知,也能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信任。內容行銷重點在於提供可信賴的資訊來源,經由內容分享以及提升,吸引人們到你的社群媒體或數位平台進行觀看,甚至進一步讓人們主動幫你分享內容,以達到產品行銷的目的。

近年來,面對內容行銷方式的崛起,企業或許可以考慮以下幾個發展趨勢:

1. 招募內容總監(Director of Content)發展新的行銷策略布局
內容總監在企業裡扮演關鍵的角色,有利於協調市場推廣活動與銷售兩個部門,並確保兩者朝向的是相同的目標。此外,他也能提供企業一個願景,包括使用網路研討會(webinars)、影片等方式,幫助企業規劃最適合的內容行銷策略。

透過策略形塑和監督執行,內容總監能確保訊息是獲得關注且聚焦於品牌的。內容總監必須在創造性、管理和跨媒體平台三方,具有全方位的了解,以幫助企業盡可能地透過各種方式,獲得目標族群的注意。

2. 行動裝置的內容優化至關重要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網路研究報告指出,18歲以上的美國人當中,有 90% 的人們擁有手機,其中更有60%的人們擁有智慧型手機。此外,約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擁有平板。

在台灣也有相同的趨勢。根據資策會FIND 2014上半年結合 Mobile First 調查數據顯示,國內 12 歲以上的人口中,擁有智慧型手機的佔比已經高達 58.7%,推估持有人數為 1,225 萬;而平板電腦的普及率已經達到 25.4%,推估為 530 萬人。

美國銀行界巨頭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另一份報告也預測,隨著智慧手機越來越便宜,在2015年時,行動網頁的使用量將會超過電腦的網頁瀏覽量。該研究結果也說明,內容行銷在行動裝置中是絕對必要的。

不論你是透過email、播客(podcast)或是影片,都必須對行動裝置內容進行優化,像是影片能在手機或平板上被適當地觀看等等,否則你很有可能會流失掉很大一部分的目標客群。

3. 客座部落客(Guest Blogger)的影音發表,讓內容更豐富
客座部落客(Guest Blogger)指的是請他人到你經營的部落格當中發表文章。以往許多企業的部落格中,會請領導人士來客串部落客進行文字發表,他們會寫文章並在文末署名,同時附上產品訊息。不過這種方式現在已經有了改變,國外現在流行的是客串影音發表。

有研究報告指出,影音被當作是吸引大量觀眾的一種新的方式。客串部落客能增加內容和豐富主題的多元性,影音讓客串者不只是能夠說,而是透過表演(show)的形式來展現,因此企業將從他們的客人身上去攫取更引人注目的一塊。

4. 在企業外部找尋專家,運用他們的影響力
可以在企業外部尋求和具有影響力的人合作,指出公司內部可以配合執行的內容。像是邀請一個著名的顧問,為你的最新產品進行書寫,透過這樣與外部的合作方式,能夠幫助企業獲得信任與贏得專業形象。

此外,也能在企業的行銷傳播部門中,邀請某人在影音扮演重要影響者的角色,透過社群媒體和公司網站中的內容編輯,藉由他們的重大影響力來傳達給他們的跟隨者。

5. 建立「一站式」資源(One-stop shopping),透過檢核表來自我檢視
有些企業透過開發一個一站式的線上資源,人們可以在這裡學習和討論專業。像是透過企業提供的線上課程,將人們喜愛的內容打包,以RSS形式發送給他們;或是設立自我檢視工具,透過各個面向的檢核,包括網站上是否已經提供了優質的內容?這些內容是否確實能夠獲得瀏覽者的喜愛?來確保給出的內容是消費者所喜愛的。

6. 越來越多B2B內容行銷者使用Google+和SlideShare
對B2B內容行銷者而言,Google+是一個社群共享的新網絡。很多人都採取了Google+來為企業傳播內容行銷資訊;專業人士透過工作來進行連結,同時也和親朋好友分享個人文章和圖片。

而SlideShare也在內容共享中扮演著關鍵角色。SlideShare可以與團體輕鬆分享各種演講文稿,這也使得B2B行銷者更努力去創造更多引人入勝的內容。

原文出處:數位時代(文章來源:The Next Web
轉載自《SmartM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10 個搜尋優化檢查項目

10 個搜尋優化檢查項目

想知道 SEO 專家都是怎麼檢查你網站首頁的嗎? 這裡有一連串正當的建議項目可告之你如何分析並改善當地搜尋結果的方法哦!

 1. 301 重新導向

有時當你輸入網址名稱 ( 比方說 “www.example.com” ) 時網站會重新導向 ( Redirect ) 至其它網址 ( 就向 “www.example.com/wp/home/index.php” )。 是否會發生這種狀況取決於你的系統管理員、ISP 或網站設計人員是如何決定的!

一個會重新導向的網頁對於想作 SEO 的情況來說不是一個很好的情況 - 特別是取決於它是如何完成的。即便是大品牌的網站比方說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 仍可能會犯這樣的錯誤

如果你的網頁仍必須轉向,你通常會希望只要一次這樣作就好,而不是不斷跳來跳去直到最後的網址。此外,你需要透過 301 服務器狀態來評估、實現它 - 因為如果你不這樣作就會非常棘手 ... 所以應該小心行事才是!

補充:轉導、轉向 ( Redirect ) 網址的方法

※ 如果你是用 WordPress 架站的話則可用 Simple 301 Redirects 此外掛

2. 讓網頁需有文字

網頁可能會有「欺騙」的地方 - 人們能看到圖片和動畫裡的文字,但搜尋爬蟲 ( Crawler ) 卻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去讀取其意!

您可查看在 Google 的快取版本,然後單擊連結文字版本

最少,如果網站是商業用途,在網頁上必須要有下列文字:
● 網站名稱 ● 目錄,或網友會搜尋的字串
● 城市名稱 ● 街道地址 ● 電話號碼

在理想情況下,網頁也該有更多與描述性文本相關的關鍵字等

3. 評估 Title 標籤

<Title> 標籤是否包含了網站名稱、商業型態、意圖等嗎?

標題可能是網頁上最強大的搜索引擎優化的元素,讓您隨心所欲匹配消費者會尋找主要的東西以及找到您的企業

網友通常會嘗試找與你企業、產品/服務有關的關鍵字,一般專家會建議至少將 3 組詞彙它們寫入其中 - 但在此我則 "呼籲"「挑出一組最能描述、代表」的即可

至於其它頁面則可用更精準的目標詞彙或可替代性片語於精製、特選主題裡!

你可在來源碼 ( Source code ) 查看介於 <title> 與 </title> 語法中的描述 ( 或是使用 在線最佳化工具 ( On-Page Optimization Tool ) )

4. 檢查 Meta 描述標籤

<Meta> 描述文字是重要的 – 並非因為它會直接影響到排名,而是因為它可以在搜索結果上吸引潛在客戶的觀注並排除您競爭對手的業務

它應該清晰說明你的業務 - 和你的對手有何不同。雖然有字數限制, 但也不應隨便浪費

再次提醒:你可從當下面頁的來源碼 ( Source Code ) 去查看 Meta Description ,或是使用 Web Developer Toolbar 這個工具 ( 而 Snippet Optimizer Tool 也能在你製作新的描述上幫得上忙 )

補充:SEOmoz新手指南 – Meta Tag,你一定要學的優化技巧

5. 網站 Logo 的最佳化

以前的我都把這個當作「隱私的策略」( stealth tactic ),因為許多人總很容易忽略它 - 未將它加上易懂的 ALT 說明標籤

許多網站都會用靜態的文字來當作導航 - 但包括 Logo 也算是可用來連接的標題元素。此外,文件名必須是可描述性的,你可使用 schema.org 標記之

補充:Using schema.org markup for organization logos

6. 檢查資料結構

結構化資料測試工具 ( Structured Data Testing Tool ) 可以讓您檢查標記,並確保 Google 從您的網頁中擷取結構化資料。此工具會顯示我們在特定網頁上找到的標記,同時也會顯示該網頁在 Google 搜尋結果中的預覽畫面。您也可以查看特定資訊類型的擷取標記範例。如果您為 Google 自訂搜尋引擎 建立了複合式摘要,也可以利用這項工具來預覽結果。

註:結構化資料測試工具 的 Google 官方說明

7. 在手機上瀏覽你的網站

你的網站在手機上的友善程度如何?如果尚未對此優化,在 Google WebMaster 中的 專為智慧型手機最佳化的網站 ( Building Smartphone-Optimized Websites ) 有可使網站更友好於那些設備的說明指引!

而且 Google 也已經確認手機設計的結構愈來愈影響排名 ( Rankings ) ( 詳見:
Changes in rankings of smartphone search results )

※ 為測試網站是否可在手機上順利瀏覽,可用 Free Mobile SEO Tool – Check Any Site for Mobile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來檢查!

8. 導覽列連結是否對蜘蛛 ( Crawler ) 友善?

「首頁」在傳統上通常都是「最佳的排名」,因為它比其它網頁來說擁有最多外部連結。對於訪客來說就像進入網站的一扇門 ... 而且對蜘蛛也是一樣 - 在理想情況下它應該能夠找到的所有網站的頁面,然後走完一圈後再回來

標準的配置 ( Layout ) 應該要幫助搜索引擎在網站上自動分析各個階層,所以典型的導航方式 - 在網站頂部放上導航列或側邊欄放上標籤、目錄都是常見的方法

有時候,網頁設計人員會使用 Javscript 或 Flash 去產生動態下拉式選單的導航列 ( Dynamic Pull-down Menus ),但其實 HTML/CSS 的組合在功能上是一樣的

但不管如何只要記住:「所有網頁必須是皆可爬行的」!

9. 圖片是否達到 SEO 要求的標準?

首頁 Logo 的圖片是全站最特殊的,但頁面上的其他圖片如果正確執行亦有助於搜索引擎優化

最好的方式是使用原始圖片 - 但如果你不知該如何搜尋並獲得,那麼可在 Google Image SearchTinEye 執行「反向搜索」好查看其它網站是否對用類似的?

良好的優化方式是透過在圖片上的 Alt 標籤輸入字串,有時還可將圖片直接連到你的網頁 - 在此情況下為維持連繫關係,可在網址上輸入相關的關鍵字。

圖片有時會連到更深層的頁面,在這些情況下的聯繫應充分形成,網址也應該包含適當的關鍵字。

10. 檢查你的網站速度

Google 一直認為:「排名會受到使用者瀏覽器開啟網站時速度的影響」

因此你應該使用工具來定時檢查!

雖然這可能不是主要影響排名的原因,但為了良好的用戶體驗 - 確保你的頁面是最新的高速,它仍是值得你作的!

嘗試用 Google 的 PageSpeed Insights 工具,然後看看它給些什麼建議好加快網頁的開啟速度

最後的思考

雖然這份清單並非包羅萬象,它仍然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 好得知什麼可能是進入您網站的「最佳狀態」!

轉載自《老媽的網賺、網銷分享區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搜索引擎結果(SERP)頁:用戶眼球軌跡10年來變化巨大

搜索引擎結果(SERP)頁:用戶眼球軌跡10年來變化巨大

這是Mediative 在2014年的一個研究結果,找了53個樣本用戶(做眼部跟蹤實驗的用戶樣本量通常不會很大),要求他們完成一系列的搜索任務,對他們的眼球運動軌跡做了捕捉和分析,並與10年前,也就是2005年Mediative做的一個同類實驗的結果進行比較,得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結論。


1,2005年的那次實驗結果發現人們在SERPs的眼球軌跡焦點呈現出「黃金三角」——搜索結果頁的左上角,而2014年這次的結果是,黃金三角消失了,人們的眼球軌跡更加垂直。我覺得這體現了用戶整體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習慣上的改變,相對於黃金三角,垂直瀏覽的方式更便於短時間內大量的納入信息。

2.隨著新增SERP元素的不斷出現,人們出現了更快掃瞄頁面的趨勢。2005年時,搜索者平均花2秒時間掃瞄頁面,現在僅有1.17秒。

3.自然搜索結果排在前4位的鏈接獲得了更多的點擊分享。2005年時,前4位的鏈接點擊比例是47.8%,然而2014年這次研究的結果是62.6%。

這個實驗所使用的搜索引擎是Google,至於百度,尚未有第三方做過類似實驗(我一直覺得,如果是使用百度做這個實驗的話,用戶的關注區域應該是紡錘形)。

轉載自《廣告主前沿觀察

Google 自然搜尋結果的點閱報告

Google 自然搜尋結果的點閱報告

google-g2-analytics-ss-1920

Advanced Web Ranking 最近發表了一份針對 Google 自然搜尋結果的點閱報告,這份報告蒐集來自今年七月份 Google Webmaster Tool 的 5000 多個網站,超過 46 萬組關鍵字資料。

數據顯示出現在第一頁的搜尋結果,其點擊量就佔了自然搜尋整體的 71.33%,而第二至第三頁的搜尋結果,其點擊數總合僅佔 5.59%

另外進一步分析第一頁的搜尋結果,排名前 5 名的總點擊量則佔整體的 67.6%,而 6 至 10 名卻僅佔 3.73%。報告指出,自然搜尋的點擊率受結果頁次的影響甚鉅,而點擊量更是集中在排名前 5 名的結果中。

ranking-position-CTR

position-vs-ctr-awr-study

原文出處:A New Click Through Rate Study For Google Organic Results
轉載自《WIS 匯智資訊》

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台灣電子商務六大轉變?市場生態將重新洗牌!

台灣電子商務六大轉變?市場生態將重新洗牌!

未來五年,台灣電子商務將重新洗牌!這一輪新電商的革命,將徹底改變目前電商市場態勢。早期台灣電子商務二大巨頭Yahoo!奇摩、PChome將不再屹立不搖,新的挑戰者不僅眾多,同時這一波新興電商浪潮,將在六個面向產生重大改變,撼動整個台灣電電子商務的發展!

改變一:行動社群網路的崛起,電商市場重新洗牌
流量不僅決定進入網路店面人潮多寡,也直接影響營業額增長的關鍵條件。過去依賴Yahoo!奇摩入口網站龐大流量的電商業者,也在Facebook崛起,行動上網人口激增,流量產生重大移轉情況下,於2013年下半年開始調整了網路廣告投資比例。電商業者對於行動社群廣告投資快速劇增,最明顯的變化在於大量用戶轉移到LINE與Facebook上有密切關係。也因此,LINE官方帳號和Facebook廣告備受電商業者高度重視。如果說,過去十年電子商務是一個大平台、大通路,擁有大流量就有機會撐起一片天的電商世代,那麼現在用戶行為及目光大舉轉移到行動社群上,將給了後進者全新契機,也帶給傳統電商不少威脅!

改變二:台灣購物平台已過度飽和,勢必有人得先出局
試著想像,當到處興建一棟又一棟百貨公司,市場上的顧客卻出現成長趨緩,而百貨公司大肆祭出瘋狂搶市、搶用戶的強攻策略之下,勢必不少百貨公司得面對持續虧損的苦戰局面,而這正是目前台灣購物平台市場的寫照!目前台灣開店平台(B2B2C)就有Yahoo!超級商城、PChome商店街、樂天市場、Gohappy…等,而今年七月momo摩天商城上線必然對既有市場帶來衝擊。再者,強調快速到貨的電商業者,也不再僅有PChome24小時購物中心、Yahoo!奇摩購物中心,udn買東西、東森購物、ASAP閃電購物…等也都積極佈局搶市。仔細一算,台灣1700萬上網用戶就有至少20家購物平台(尚不包括垂直電商或團購平台),台灣電商市場激烈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時代。如無明顯而特殊的市場區隔及競爭優勢,終將在五年內會有不少購物平台面臨無法存活慘遭淘汰的命運

改變三:網路廣告成本攀升!自媒體才是王道
多媒體、移動上網的時代,要能抓住消費者的眼球愈來愈難。在沒有目的、隨機、打發時間、網游而進行上網瀏覽的消費者愈來愈多情況下,網路開店業者要透過網路廣告讓消費者掏錢線上購買是愈來愈困難!消費者對於傳統網路廣告已經痲痹,無論網路廣告做得再炫再巨幅,高網路廣告效益的投資已不再像昔日較容易獲得。以前是找好對媒體做好廣告投放,就有機會吸引消費者上門購物,現在要在網路上開店、做好電商,得絞盡心思想辦法生好的內容,唯有自營媒體(自媒體)才能長期跟消費者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好讓消費者在購物時第一時間想來你這裡買東西!也唯有自媒體,才能長期減少沒效能的廣告投資,降低成本,培養忠實客群和穩定流量,提升整體營業收益

改變四: 創造小而美的品牌電商,才能走出微利市場
當網購平台陳列了數十萬種商品,代表著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也同時意味著如果你不懂得做品牌,不做擁戴你的粉絲,無法打造明星級的產品,肯定很難在眾多商品之中脫穎而出。因此,重新在現有市場做細分,找出有利潤的商品,深耕小而美,推出令顧客尖叫的產品,才能成功站穩第一步。電子商務微利時代已經到來,在取貨和製造成本低廉的時代,要想辦法做出差異已經非常困難,價格是手段但不是唯一且長久經營之道。記住,集中資源和力量培養一大群用戶,甚至是會幫你說好話的粉絲,遠比單純上門只購買一次你的商品來得更重要。

改變五:品牌與實體零售通路加入戰局,新電商模式走向多元
更多的實體零售通路加入電子商務市場戰局,可以預期更多破壞式或創新式的商業模式將會發生!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與物聯網的興起,已讓實體跟網路密不可分。整個電子商務與實體的結合,將帶出一個更完整的商業生態系,虛實併進、網路串流、用戶互導、金物流整合、服務全面性,都將改變我們消費的型態!不僅如此,傳統在百貨專櫃的品牌業者,為了避免缺席和掌握網路客群,也將更積極的參與各種新電商的促銷、購物、互動模式。在這個大生態圈裡,如何有高執行力真正做到策略合作,創造互贏和共榮的市場格局,才是新電商時代脫穎而出的不二之路!

改變六:跨境電商市場,其實只有少數企業走得出去
當大家在談論台灣電商市場太小,必須走出去才有更大的發展!跨境電商成了這五年台灣要走向國際必須學習的重要課題。不過,事實上真正有條件能夠做到跨境電商的業者只有少數,而要成為最後的贏家,更要有一套清楚的跨境電商策略才能勝出!我認為跨境電商的成功之道,必須先有三個重要思維:第一、跨境電商必須有”在地化經營的真正落地深耕的思維”。你必須以合資或與在地業者緊密合作,才能快速融入當地。第二、跨境電商難以完全複製台灣經驗,必須有“歸零重新學習,隨時調整策略的動態思維“,也才足以面對不同國家法規制度、風土文化民情、電商市場基礎建設程度不一的高度變化。第三、跨境電商如果是自有商品而言,你必須”先有品牌商品做後盾,然後快速找到該市場缺口做集中力量思維“。如果你不是自有商品,又不具任何網路名聲和特殊性,要能做好跨境電商,成功勝算肯定是極低的。

以上六個面向,將是未來五年,台灣電子商務業者必須謹慎看待以及適時後該做出行動回應的重要課題!

原文作者:許景泰/達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轉載自《電子商務商情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