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有人分享一篇文章, 講到有關網址 URL 的一些觀點,只是這篇文章的範例是取自於 2009 年前 MOZ 的資料,以現在的角度多少有點不一樣了,所以就當作是回應給朋友參與討論。
這五年來說起來變化也是挺多的, 其中包含幾個因素:

1. Canonical URL:典範網址的始用,由於社群分享,追蹤碼到處林立,一個相同的網址被夾雜很多參數是必然的,雖然透過 Webmaster Tools 可以經過設定讓 Search Engine 知道,還不如直接把每一個獨特內容提供一個 "典範網址",這樣大家都不會認錯。
2. 網址的 Ranking Factor:在之前網址是一個很重要的 SEO 排名因素,而現在已經被調得越來越低了,當然是因為有些角度這樣對使用者是有利有弊,有時是很好辨識的方法,有時又是很煩人 (Annoying),最後也是因為被某些過於黑帽的 SEOer 過份的操弄,最後 Google 降低其重要性。
3. RWD (Responsive Web Design):現在很多網址都也因為使用者的 Browser (Agent) 來調整角度,甚至有些瀏灠器是不合適使用 URL 來傳遞輸入與分別,所以 URL 的價值也跟以前的角度變得不一樣。
4. Bing 的興起:因為 MicroSoft 觀點儲存網站,會把 URL 的路徑真的當成 Folder,以此 Folder 來做管理,處理與聚合,在大部份時候,Folder 類似的路徑的確是可以對應到真實的檔案與路徑,以這觀點來看是相當合理。
但當然網址是最重要的 SEO Ranking Factor,尤其是網域,但這網域這因子是最難去改變的, 所以在操作上實務並不高,倒是次網域之後倒是可以去 "操作" 的,在這邊來看網址與最新 SEO 的角度思維為何?
1. 子網域:以現在 RWD 的角度,已經不建議使用 mobile、m 等等用次/子網域來做為 View (視角) 的切換,子網域要考慮的還是系統面,尤其是在網站架構的完整性,也就是說一個具有 "高內聚性","獨立性/低藕合性" 的內容與功能,再來切割子網域,也就是切出子網域會造成內容重覆是盡量避免,除外還是要保持一個網域有一定足夠的內容,這數字大概 300~3000 頁,或 1/10 到 1/3 之間。
2. 頻道 (分類):在網域之後的網址第一個 "/" 的 "Folder (檔案夾)" 是最重要的,通常是指這網站的 "頻道"、"分類",而這個算是大分類的頻道,因此一定是最高層的分類,事實上網址的概念都是以這樣去做切割,通常建議是頻道數不要超過 10 個,而通常建議這個 Folder 最好是有字意的,也就是不是用代碼或數字來做切割。
3. 功能/程式:第二個 Folder 通常是種 "條件" 與 "指向",通常很多人習慣把這個放在第一個 Folder (目錄),但通常最好第一個目錄放更上層,更有意義的頻道與分類來使用,而功能與程式最好放在第二層,通常透過 Pattern Match (樣式對應) 的 Rewrite (改寫) 這樣就很夠,不見得要放在最前面,雖然是稍微複雜一點。
4. 概念 (關鍵字、標籤):第三層的 Folder 是以概念做聚焦,通常是關鍵字、標籤、分類或次分類,若是以 SEO 的觀念來看,就是使用者會搜尋用的關鍵字的聚合,只是通常不須要一定是此關鍵字 (Keywords),以現在來看,只要有用相同概念的,放在同一個目錄下是很有聚焦的想法。
5. 其他參數:到這邊就已經有三層目錄了,基本上應該就很夠了,其他的參數就當作一般的 GET Parameter 來作傳遞沒甚麼不對,只是可以在問號 (?) And (&) 等符號做些修飾就更好了, 甚至在某方面這參數也當作是程式的另一層導引也不是不可以。
6. 頁數等 Scope/View (日期、排序、條件過濾):理論上上面五項就可以組出一個完整的網頁,但往往這樣的條件會有很多頁,所以有時會須要作日期、頁數、排序、條件等等建立不同觀點的網頁,因此此時還須要以這觀點做再一層的聚合是對網站結構是相當好的。
從上面這幾項,該如何實作出該有的網址呢?這邊以 "新文易數" 來做範例:
http://tag.analysis.tw/news/tag/柯文哲/all/20150101/view=1
Analysis.tw 有很多個網站,tag 是專門分析標籤的系統,而 news 是指在新聞類這個頻道 (Channel) 下來看,tag 指的是標籤的觀點,聚焦在後面的柯文哲這個 Folder,而此 tag 標籤下的都是在這之後做使用,像 all 指的是全部的新聞,事實上是會跳到 tag_all.php 這隻程式,所以程式事實上會呼叫的是:
http://tag.analysis.tw/tag_all.php?type=news&tag=柯文哲&date=20150101&view=1
若是以下面的網址來看,大部份的使用者是無法知道他在看甚麼,但上面的網址就很好解讀,甚至給搜尋引擎來看也是相當合理且有聚焦的,而從 "/tag/柯文哲/" 這 Folder 目錄為一個聚合點,這個就是只靠 "參數" 做不到的,而在 Rewrite Rule 的寫法是:
^/(.*)/tag/(.*)/(.*)/(.*)/(.*) => /tag_$3.php?type=$1&tag=$2&$4&$5
而這邊只是做個範例, 事實上實作上還是有些許差異....
會這樣做,不只只是為了 SEO (搜尋引擎優化),而也包含對使用者,對社群等等做出一個 "友善/Friendly" 的網址,而人習慣是由大範圍而慢慢縮小的觀點來看是較為合理的,因此網址若是這樣做,就都很直覺,最後這樣重組網址的思維,會對於你對網站經營有更完善的思維,而所謂的 SEO 就只是順便做好而已。
轉載自《IMHO, 黑貘來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